追夢的培訓師 撰文:史提反.黃
週二看無線播出的《星期二檔案》,介紹一個叫做《少年夢》的三天培訓過程,令筆者看後,感覺很不舒服。即時想到的,是幾年前的《劇變》課程,再而想遠到的,就是更早年的《生命動力》(Life Dynamics)培訓。三者同樣方法極端、推銷「廉價」的目標與價值,與及蔑視基本人道的尊嚴。撇開透過隔離、威嚇、責罵、詭辯、舞台效應、從眾等心理技巧去教導一班僅得十五六歲的年輕人,是否合適的問題。也暫時擱下導師「自以為是」地把自己認定的價值強加諸學員身上的做法,是否有違當代教育思維與倫理原則。甚至不追問為甚麼回來做「師兄」的人要穿西裝,而不是穿得整齊便可以。單單在鏡頭前,課程導師吳烈輝(LARRY)給筆者的感覺,除了帶點「浮誇」與不踏實外,就已經充滿「自我迷失」的味道。(比如:訪問中提出他花掉了五百萬元去舉辦課程,但卻沒有解釋為甚麼這樣的一個課程,需要花這樣多錢。而另外一幕是記者訪問他的家人對他舉辦課程的感覺,但偏偏他家人給觀眾所傳遞的訊息卻是「無奈」。)而從吳烈輝空洞的眼神中,筆者看到的,更是他對自己之前多年來的成就的否定,與及對自我的迷惘。當然,但更奇怪的,卻是那些用盡千方百計去令自己子女參加訓練班的父母。他們有些透過利誘,有些使用威嚇,有些則是軟硬兼施,可是卻同樣「兒嬉或投機地」相信一個課程可以改造他們自己的子女,甘心讓他們當人家的「實驗品」。以上種種反映甚麼呢?值得大家深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