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小龍女」的心理分析 撰文:史提反.黃

 


從心理分析的角度看,文學就是我們心底的「原型投射」(Arche-type)。武俠小說裡善惡分明,忠與奸、正與邪,當中角色所代表的「基型取向」,自然就更明顯。像金庸小說《射雕英雄傳》裡的人物塑造,由名字(綽號)起取到行為內外表現,就莫不依從這一個規律。書裡幾位當代的絕世高人的「掛牌」,東邪、西毒、南帝、北丐、中神通(或《神雕俠侶》結局前的東邪、西狂、南僧、北俠、中頑童),都能由名字道出性格,產生「畫龍點睛」、先聲奪人的效果。

然而,在《神雕俠侶》中,小龍女的名字,又代表甚麼呢?這無論在原著書中,或影視的諸多版本中,都無交代。筆者學養不足,自然亦難考究出當中的玄機。不過,從民間對「龍」的描述,則大抵祂是一種「神物」,是「見首不見尾」的靈虛膜拜對象。而依此推論,「小龍女」大抵就有「不吃人間煙火」、飄逸及不落俗套等表現的隱喻在內。(比如:在《神》的書中、電視版中,有幾幕就描繪小龍女因要找尋楊過,而途中到市集找尋食物,卻並不曉得要「給錢」一樣。這所要突出的,就是她「超越凡塵世俗」的思維與行徑。)

那麼,小龍女這角色所代表的原型又是甚麼呢?簡單而言,就是「痴」,而且更是女性對愛情的「單純的痴」。(相對於楊過的男性對世俗的「複雜的痴」。) 而若根據金學學者的論述,《神雕俠侶》的主題是「情與痴」,是一部「情書」的解說的話,那麼,小龍女自然就是作者金庸對「純愛情」描述的投射。換句話說,就是女性對愛情「簡單而專一」的執著。(這也許可相對於《射雕英雄傳》裡,黃蓉對郭靖的「複雜而刻意」的安排。比如說:黃蓉在遇上郭靖之初,曾試驗他的用心和對自己的真實反應。此外,黃蓉會用計令洪七公教郭靖武功。又會千方百計,令郭靖在「招親比試」上獲得甜頭。這都是小龍女不會做,亦不懂得做的。)

另外,文人手底下的女主角,漂亮自是理所當然的,而氣質就在於一個「清」字。(據說,小龍女角色形象及性格的設定,是金庸先生以當年他對影星夏夢小姐的感覺作藍本的。) 而今番起用成長時期被長時間悉心栽培,氣質清雅及處於少女清純時期的劉亦菲去演小龍女,自然是能把書中該角色的所有神髓,全部都展現出現。而筆者亦相信,就小龍女的這個角色而言,於張紀中監製的這個版本來說,說「後無來者」,應該是錯不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