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場啟示錄 撰文:史提反.黃
八元一盒雙拼燒臘飯、補習天皇月入過百萬,這兩個當前筆者在香港所發現的現象,能帶給你甚麼啟示呢?對筆者而言,這代表本地市場的「開放性」和「有待開發性」。
先說「八元一盒的雙拼燒臘飯」。筆者發現在同一區內,不同店舖所出售的類近商品,價錢會相差很遠,然而卻各自有捧場客。除了少部分游離份子外,各自的客人之間,仿佛存在於各自不同的次元裡,互相不知道(或懶理)
對方存在。(情況,倒與很多政治投票行為接近。) 這表示表面上雖然是同一個市場,但實際上卻是有幾個互相不隸屬(但關係卻微妙)的市場才正確。
再說「補習天皇月入過百萬」。這雖然是「舊聞」,但補習社市場的龐大,卻是不容否定的。問題是:既是傳統學校已有提供(並且接近「零價格」)的產品,為甚麼私人市場仍可以維持,並且引來龐大利潤?而依筆者的分析就是:原先設定的產品失效,或產品和時下顧客所要求的,並不一致。(現在市場要的是「考試成績果效」、「上課的氣氛」、「視覺享受」,和筆者認為是最重要的
-「幻想」。傳統學校與老師,再不向這幾個方向走,大去之期不會太遠。)
有生命力的市場,總存在著很多「互倚互持」的小市場,並且容許同一(或類近的)商品在價格上有差異(波動)。而從以上香港的兩個現象看來,香港的市場經濟相信仍能持續地有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