街頭鬥士的特性 撰文:史提反.黃

 

台灣的「反貪腐」或「圍城」行動,在筆者眼中之所以好看。不在於甚麼顯示「人民力量」;不在於看「犬養龜次郎」如何回應;不在於看泛綠陣形內的「你愚我詐」;甚至,也不在於看「倒扁」人士如何部署。其最精采的地方祇在於一點,就是「流氓對流氓」,用廣東話去講,是看「爛仔鬥爛仔」。從前看連戰、宋楚瑜,或近一、兩年的馬英九對陳水扁,畢竟相差太遠。情況就等如一眾書生對著一個「黑漢」。(其實,這樣描述對「黑社會」不公平。) 但今次則不同,犬養龜次郎現時所面對的,是他以前的「大佬」。是同樣以「爛」出名,與及在街頭出身的鬥士的施明德。你說這樣的「對拆」,怎能不教人心動?歷史告訴我們,街頭鬥士通常都不會是好的「盛世領袖」。但他們卻有著「用怪招推翻積惡的建制」的特別歷史任務。在此,願施明德能勝一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