曙光情緣 撰文:史提反.黃
曙光,一個很美的名字、一個很漂亮的畫面,也是本地一間樓上書室的品牌。一九八七年,筆者從幾位學兄的推介下,走上了灣仔一幢舊式的樓宇內尋找英文學術書籍,從此揭開了一段與曙光圖書公司之間,幾近十年的感情。
與很多上一世紀的讀書人一樣,筆者愛書而不喜歡借書。手頭上有點鬆裕的時候,就更喜歡瘋狂的擁有。於即時的情景而言,那管心裡早明白,買回來的書,到最後總是擺放在一旁的多,而能細心閱讀的少,仍是要一買為快。尤其是那陣子,書室的數量與選擇還在「似有還冇」之間。於是,到曙光看書、買書,便變成筆者每隔一、兩星期,便進行一次的愉快活動。
筆者不善於言詞,從不主動與曙光的仝人打照面。除非是想搵些甚麼書,否則就祇會靜靜地佇立在一旁。然而,馬國明先生的大名,倒是有聽過的。而筆者多年前的一部心頭好《從自由主義到社會主義》,據說就是馬老闆的真蹟。
又不知過了幾多年,工作令筆者已無力承擔定時定候上書樓買書的浪漫。加上簡體書的大量進軍香港,網上訂書及看書評又變得無比方便時,曙光就慢慢地離我而去。有一回,在電視上看到馬老闆接受訪問。馬老闆就指出從九三年起,曙光的新客就已經不知何故地戛然而止。而書樓的情景,則顯得格外的冷清。
幾年前,在偶然的情況下再上曙光,「心痛」的感覺一直揮之不去。那次祇見書是堆放得滿目瘡痍,但看書的人卻竟是對影成倆。沒有了往昔的人面、笑容,也再支撐不起了那封塵的浪漫。
今日讀《信報》得知曙光快將結業,自然是「百感交集」,不能自持。願曙光的仝人,懷緬過去的同時,在未來的日子中,都能找得著另一片屬於他們的人間仙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