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是「有線電視」的世界盃
資本主義社會最可惡(也最可愛)的地方之一,就是用錢可以帶來一些服務、透過錢可以買一些優勢回來。而口口聲聲說主張「市場機制運作」的政府,想「做得少,錯得少;唔做,唔錯」的話,最簡單的辯護,就是「市場已有機制,政府不便干涉」。四年過去,今屆的「世界盃」的地理上的舉行地點,由日、韓轉到德國,但於站長及大部分香港人的眼中,它的實際舉行地點,卻仍然是「有線電視」。猶記得以前兩家免費電視台有轉播「世界盃」的時代,香港人總是一家大小於家中齊齊觀看,左鄰右里的電視聲或多或少都可隱約可以聽到。然而,事已至此,有線電視在住宅的滲透率,看來仍是遠不及商場、酒吧。無線無心戀戰,把心神轉向自己發展的收費電視。亞視心向祖國同胞。於是,剩下一大班沒有人理會的「非專業、普通球迷」在家中就祇得每日收看所謂的「賽事精華」。給在商場、酒吧的觀看「直播」的「專業、標準球迷」比了下去之餘,活生生被剝奪了「可以在家中舒舒服服收看高水準球賽的權利」。人是會適應「現實」的,更會「不自覺地」把「不合理」的地方漸漸理解成「合情合理」。「世界盃」的「觀賞權」不算得上是大事,但見微知著,香港的「不合情、不合理」卻可想而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