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從懷疑會考英語科考生上網作幣看各方的反應與思考能力》

 

 

幾日前,香港爆出懷疑有會考英語科考生利用去洗手間的方便上網作幣,各方人士於是馬上乘機發難。考試局除了要求警方協助,亦於幾日內更新指引,重新發出多項指令,其中包括:著考生須把手機放在椅下當眼處,並要求監考員須記錄考生進出洗手間的時間。未幾,即有組織「等不及」發難,指有監考未有切實執行指引云。站長不認識這個學生組織的人,但對他們的反應卻「不敢認同」。原因之一,是他們所提的證據有限,而且似不明白監考員的權限與困難。而原因之二,則是他們打擊與針對的對象亦不合理。要知監考員屬半義務性質,其主要職責並不在於「檢查或搜查考生是否有帶手機或其它可上網物品」。況且,從網上「直接引用出卷」及「標名出處」亦不是會考的常態。這樣「小題大做」,足反映他們的思考能力出現問題。

 

而話說回來,考試局現時源用舊有的考試及出卷方法,而未有充分考慮現時的科技演進水平。不單止直接把網上的資料下載運用,而且更以「版權理由」清晰標出網址,赤條條地引誘考生之餘,看扁考生的「聰明反應」,當然就更不成話。

 

總而言之,考試局一日未能改變其出卷及考試機制,類似的鬧劇都會持續地出現。看來,要作嚴謹「身體檢查」的,應該不止是香港電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