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談〈猶大福音〉  

隨著近年關於末特拉.瑪莉亞真真假假的故事火熱推出市場,與美國《國家地理雜誌》的推波助灡,《猶大福音》(The Gospel of Judas)的名字與風頭,最近亦一時無倆。這部被證實在公元三百年左右寫成的古卷,內容其實亦不甚了了。用一句話去說,大部分祇在替猶大這個在傳統四福音書中的「壞人」去掉其「出賣耶穌」的污名。《聖經》學者很早便已發現,從約在公元一世紀初最早完成的四福音書中的〈馬可福音〉開始,到約在公元一世紀末最晚完成的〈約翰福音〉時期,再到基督教會把它們幾篇作整合、定調的二百多年間,基督教會對猶大的描述是愈益糢糊之餘,更是愈益「邪惡、魔鬼」化。祇是,假若我們以為這部成書距離耶穌真正生存年代已經有百多年的古籍,可以替猶大「翻案」的話,卻倒是幻想。因為《聖經》學者在翻查此書時,除了不能發現任何足以替猶大洗脫罪名的新證據外,祇能看出它的成書理念,深受於公元二世紀曾經盛行一時的「諾斯底主義」影響,主張「物質與身體均屬邪惡」。而猶大之所以「出賣」耶穌,按他們的邏輯推論,就正是要幫助耶穌去完成「擺脫肉身」的大業。而話分兩頭,《猶大福音》的作者,其實也似是「有心無力」與「無心戀戰」的。它的結尾出奇地簡陋,祇說到「猶大把耶穌交了給逮捕祂的人」便完了,連最「動人心絃」及最能勾動宗教人士情緒的「耶穌受難與復活」(福音)情節也沒有提及。像這樣的「理論性」與「名不副實」的福音書,依站長看來,無論在當時也好、現代也好,能「普及與受歡迎」才不合理!